看看误诊背后的真相(4)对人体认识了多少?

1992年我晋升为教授,按当时的条文规定,教授要承担“疑难疾病会诊”,开始解决各地找上门来会诊的疑难病例,至今,20多年会诊之路走过,回过头来看看情况如何呢?按道理,应该经验教训越来越多,难题越来越少。事实却相反,不仅难题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每天几乎都会遇到棘手的病例;再者,各地送来会诊的病例,都有一个他们的原始诊断。这些掌握第一手病情资料的原始诊断准确性如何呢?20多年下来,不但没见水平提升,反而...
1992年我晋升为教授,按当时的条文规定,教授要承担“疑难疾病会诊”,开始解决各地找上门来会诊的疑难病例,至今,20多年会诊之路走过,回过头来看看情况如何呢?按道理,应该经验教训越来越多,难题越来越少。事实却相反,不仅难题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每天几乎都会遇到棘手的病例;再者,各地送来会诊的病例,都有一个他们的原始诊断。这些掌握第一手病情资料的原始诊断准确性如何呢?20多年下来,不但没见水平提升,反而...
10多年前,一位平素非常健康、工作出色的知名人士由于头痛发烧住进医院的高级病房,能做的所有检查(包括基因、核磁共振等)都没有发现异常情况,请当今最权威专家会诊后,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给予适当的激素治疗后痊愈出院,正常上班工作。2周后,又发烧头痛,再次住院,各种检查仍然没有异常发现,专家会诊,认为上次诊断病毒性脑炎经激素治疗痊愈出院,说明诊断是正确的,这次又出现相同的症状,说明病毒性脑炎没有治疗彻底,...
记得我还是刚当医生不久,一个外地转院来北京的年轻女性由于拉肚子2个多月的疑难病例,从乡镇卫生院到县医院再到省医院,都没有弄清楚是什么病,住进北京的大医院也没搞明白就死亡了。当我做完尸体解剖后才发现,原来就是个阿米巴痢疾。想想很可惜,如果早点儿诊断,吃点药就可以好的。一个简单的毛病导致年轻生命的终结。从此后,我就对“误诊”一事有了兴趣,开始收集有关误诊的资料。真是不收不知道,一收吓一跳。
古今中外...
去年我退休了,时间上自由度大了,可以从繁文缛节的机器链条上脱落下来,不必继续在那条永无休止的节律里被消耗殆尽,自然而然多了点“回忆往事”的片断,其中的一段便是这样的脉络:
从1969年开始野战部队卫生员接触医疗领域至今45个年头了,熟悉军队基层医疗单位(营卫生所、团卫生队、师部医院);也曾在公社卫生院、县医院当过实习医生;中间25年在国内最大的医院之一经历研究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主任医生的全过程;19...
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矛盾越来越激化,分析起来,原因众多,其中有一条至今还没有引起大众的重视和认识,有必要提出来共人们思考,那就是:医疗过失的普遍性。
一 只要是医生就一定会出错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事实早就明确告诉人们,没有一个医生一辈子行医生涯中没有发生错误过的。也可以说,小医生小错误,大医生大错误。“名医都是从死人堆上站起来的”是医学界公认的定理。我们的媒体却总是宣传正面、正确的...
昨天会诊中遇到千里之外来京就医的一名妇女,她一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现在全身血液里都是癌细胞,多处串,而且越来越多,你快想想办法吧!”。
昨天会诊中遇到千里之外来京就医的一名妇女,她一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医生,我现在全身血液里都是癌细胞,多处串,而且越来越多,你快想想办法吧!”。
咋一天,病情危急。待我细细了解后方知,她的这一“危急”的结论,来自当地一个县级医院和一个省级医院的2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