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矛盾越来越激化,分析起来,原因众多,其中有一条至今还没有引起大众的重视和认识,有必要提出来共人们思考,那就是:医疗过失的普遍性。
一 只要是医生就一定会出错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事实早就明确告诉人们,没有一个医生一辈子行医生涯中没有发生错误过的。也可以说,小医生小错误,大医生大错误。“名医都是从死人堆上站起来的”是医学界公认的定理。我们的媒体却总是宣传正面、正确的内容,却不顾真实的现实,使得大众误以为到医院看病不能出错,一旦出错就要闹个天翻地覆。
二 医疗过失的统计数字是惊人的
美国、英国、日本等每年都有医疗过失的统计数字。以美国为例,医疗过失大约占就医患者的3%,也就是说,100个病人中有3个发生医疗错误了。每年因为医疗过失死亡病人大约20万例。中国呢?没有真实的统计数字,每家医院每月上报到卫生局的统计数字中,医疗过失几乎都是零。人们也就误以为医疗是安全可靠的了,医院里的医疗过失只是罕见的。一旦出现,那就一定是医生马虎所造成的,那就要论理论理,就一定要讨个说法,不依不饶了。
三 人体疾病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人脑的思考能力
如果说众多学科艰难无比的话,其中以人体为对象的医学是至今所有学科中最高深莫测的。人在世界上食五谷杂粮、经衣食住行、沐风霜雪雨、行七情六欲、历生老病死,这些都是自然现象,属于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医学在飞速的发展和进步,但对于人体的奥妙和疾病的本质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自由王国”的水平,医生能治的疾病很有限,可以说大部分疾病,还只能是对症处理,面对这大量无法医治的疾病只能是望病兴叹。
疾病的本质远未明确弄清,再说同一疾病在不同的个体内表现也千差万别,如果要求医生每次都能正确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不客观的。疾病的发生在不同的病人体内,其发展变化目前还无法准确预测,连自然现象目前预测尚且困难,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更不用说发生在如此复杂和高度有机的人体体内的疾病了。所以,医生尚不能完全地控制病人体内的病变过程。医学发展到今天医生能治愈的疾病屈指可数,大多数还只能对症处理,因此,治病救人只是理想和目标。常言道:医生治病不治命。但是我们的媒体却总是把医学进步中的一粒粒芝麻无限夸大,众多的医院也在评比和拼比中吹嘘和拔高,使得大众误以为有病到大医院、名医院就有救了,就可以治好了。一旦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于是就怒发冲冠,大打出手。
四 医生的经验是从一个个病例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任何名医的都是从经历不断总结失误经验中成长起来的,任何疾病的认识也都是对前人失误的总结。刚出校门的年轻医生与从医数十年的有经验医生对待同一疾病的诊治能力是不可能一致的,但有经验的医生都必须经历从年轻医生一步步走过来,一例例积累过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经历各种失误,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医学的发展、医术水平的提高也是这样,当然在实际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失误都回给病人造成实际的痛苦或损失,绝大多数失误都被改正在萌芽中。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总是要找专家,一旦遇到年轻医生,没有错也误认为有错,只是因为医生太年轻。真实情形是,年轻医生出错率低于老医生。
医生自古就是令人崇敬的职业,然而从扁鹊、华佗至今,天下没有不失误的神医。由于疾病的个体性,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表现的症状与体征可不同,因此,每诊治一个具体的病例都是一次从零开始的调查研究、分析判断、总结预测的过程,每个病人得的都是“新”疾病。在前一例是成功的诊治经验,对后一例很可能就成为失误教训,因此,医生每天工作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稍有不甚,就将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后果,悔之晚矣! 一个医学院本科生的学时5年(最长的要学8年),也就刚刚具备了行医的基础知识,即使他是硕士或博士毕业,也还需要在临床上历练5~10年,要经历足够的临床实践,亲自诊治一定数量的病例,处理各种不同的病情变化,才能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医生。但是疾病的种类层出不穷,终生学习,也有学不完的理论,天天诊病,总有没见过的病人。可叹的是,中国的医院追求“博士”医生,岂不知,博士是学位,是做实验拿到的,不是医学实践得来的。中国的医院再这样下去,病人可就更惨了。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