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上午10:30分,在301医院西院殡仪馆,我的岳父大人的遗体最后与前来告别的300多人“见面”后送到八宝山火化了,意味着永远消失在现实世间了。由于他活着时一直要求我们“低调”,所以我不能作任何的“简介”。现在,他看不到了,我大着胆子简介他一下,目的只是为了激励吾等后辈也。
赵东海教授,1916年4月生于奉天(今辽宁省)彰武县。6岁就读于彰武县立小学,12岁进彰武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后到沈阳进入奉天省立第二工科高级中学,1934年高中毕业到北京就读于东北大学预备班,一年后进入河北医学院(保定),1937年南迁就读于国立贵阳医学院医疗系,1940年实习于贵阳中央医院,一年后留任住院医师,4年后任该院内科住院总医师,1945年任南京中央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1950年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聘为副教授到重庆(1952年更名为第七军医大学,1975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任教,并担任内科主任。同时承担贺龙(西南军区司令员)的保健工作。
由于进藏部队出现“不明原因传染病”临危受命于1950年组织医疗调研小组进藏深入到多发病连队诊断治疗患病官兵近10个月,最后证实不是传染病,而是当时还不认识的“高山适应不全症”,即“高山病”,并撰写了我国第一本介绍此病的《高山病的治疗和预防》一书,及时指导了高原部队高山病的防治。为此1953年荣立三等功1次。1956年晋升教授。之后又再次进藏进一步指导驻藏部队的医疗保健,针对当时常见众多的腹泻病员,自己动手专门研制了一种“止泻灵”口服药治疗,效果异常显著,为进藏官兵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此1963年立二等功1次。五十年代就自行设计并制出了“小肠粘膜活检器”应用于临床,解决一些有关诊断问题,曾获总后勤部科技成果展的好评,由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大会颁发奖状。
1969年调任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并承担徐向前元帅的医疗组长。当年率先在国内开展纤维胃镜检查,并主编了我国首部《纤维胃镜检查术》及《十二指肠胰胆管造影》(1976年出版),为在我国普及推广内镜检查作出了贡献。参加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内科学》、《现代胃肠病学)、《现代老年医学答疑》、《老年医学在中国》等书的部分章节。
一生的爱好就是在医疗一线的查房会诊,直到80岁高龄时还经常探讨遇到的疑难病例,同时长期承担首长的医疗保健中的会诊,投入时间较长的有贺龙、徐向前、叶剑英、聂荣臻及黄文欢等,直到老一辈革命家相继离去后才逐渐淡出了临床一线。晚年主要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而总结发表伪膜性肠炎、难辨梭菌性腹泻的临床特征、老年腹泻的原因与处理、肠道易激综合征等20余篇论文,指导了临床医疗,得到同道的赞誉。
曾代表我国卫生工作者访问罗马尼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朝鲜、前苏联及美国等国,进行考察及经验交流。
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0
推荐